6.24.2008

慾望城市除了帶給紐約商機 也帶給我傷腦筋

最近很夯的電影”慾望城市”終於在上週五上映,自稱與時下潮流走平行線(有距離但不盲從是原則,無論在投資、時尚、工作...)的我,當然即時的呼朋引伴一同觀賞去。

”成人版的童話故事”是我為它下的註解,劇中”昂貴婚紗+夢幻組合+世紀婚禮”外加一個落跑新郎,典型的都會浪漫愛情片。卻出乎我意料的好看,這部在重金(數不清的名牌服飾+豪宅與頂極飯店+華麗場景)的包裝下,並搶走太多”戲”本身的風采,仍延續著影集中紐約式拍攝手法及幽默帶嘲諷的對白,在二個小時的片長中完整敘訴四位女主角的故事,沒有草率的結束也沒有刻意的拖戲,總結假日無聊時不妨到戲院走走囉。


然而不免俗的要有點心得分享,劇中莎曼珊的一句台詞”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進入了我的”一句筆記”中,衍伸出我更多對於人生規劃、理財觀念等想法。就感情面的探討還是留給電影中的專家們來評論,對於我這個偏愛臭銅味更甚香水味的人來說,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 有另一番更實際的解讀,”You”除了是劇中所講的愛情外,也可以是對物質的慾望,是房子、車子、各式名牌、享樂等;”Me”擴大範圍除了自已外,應該還要包括父母、小孩、伴侣、親友等。

當這個定義擴大後,生活中現實的壓力就會接踵而至,雖然好聽的說這些是甜蜜的負擔,但在人生的規劃要如做才能得到平衡。生活太緊繃太過苛求自已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喪失生活的快樂因子(最近在新聞看到過勞而死的悲劇,太令人難過);過於放縱又可能會因一時的亨樂而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總而言之,每個人的條件與需求都有所不同,找到適何自已的生活方式、理財方式和處理感情的方式一樣重要。

正在整理對於人物主角們的生活背景做分類,因為在報章雜誌上所看到的資訊都是針對四個女主角的個性來做投資建議,但有點缺乏現實面的考量,因為也許我是和凱莉一樣感情細膩豐沛,但卻沒有他的收入和Mr. Big的支持,實際的我想用四個獨立女性劇中的經濟能力、條件及開銷做例子,讓親朋好友們檢視一下自已理財方式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各位朋友們:
留言後,請在發表意見的身分欄選:名稱/網址
可以僅直接輸入名稱,讓Fundy認識你喔!
(板上匿名編號已到998號,拜託各位大大不要再匿了)

若你有登入google帳號,點選留言框下方 {以電子郵件訂閱} 可以訂閱留言回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