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們!希望你不是這波金融風暴中,恐慌出場的成員,因失去理智情緒化的認賠出場呀!在留言版上看到許多網友在李曼兄弟破產事件發生後,受不了壓力全數贖回所有基金,損失30-40%不等;看到新聞指出因此風波,海內外基金贖回量暴增;聽到隔壁王媽媽已經到銀行將所有基金都賣了,只差沒把錢領出來放在自家床底下;老媽也和人家湊熱鬧的打去銀行問基金公司會不會跟著倒的問題!
賠錢的壓力加上對於海外基金不夠了解,而貿然將所有投資全數贖回,在我看來實在有點衝動。人家買股票的融資戶是不得以而遭到斷頭,但我們買基金的投資朋友,怎麼也跟著亂了陣腳,自己胡亂斷頭一窩蜂出清呀!
有鑑於此,相信有些人也有和我媽一樣的疑慮!讓我來小小解說一下,雖然我不是銀行理專,但在我投資第一筆基金時,我看了書、查了網路資訊、問了理專最後還打去基金公司做最後確認(猜得出我是什麼星座嗎?呵呵),其實若你還有印象的話,當我們在銀行買基金時,就要簽一份”特定金錢信託”或”指定用途信託”的合約書,因為這個信託是專款專戶的處理,銀行或基金公司的營運狀況與債務,是和我們所投資的資金毫無關係,就算他們倒閉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錢啦!和李曼兄弟破產影響到連動債投資人是不一樣的,因為是不一樣的金融商品呀!除非是你買的基金本身有買到有問題的銀行或公司所發行的股票或債券,但也是影響到基金的淨值,不會說整個基金就不見了血本無歸啦。
基本上共同基金的運作,銀行是銷售機構、基金公司只是下達投資的指令,錢是存在第三單位的保管銀行用專戶的方式儲存,這個專戶是獨立的。不屬於任何單位的資產,所以無論那個單位發生問題其債權人都不能動到這筆資金,安啦!!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一些還不太了解的投資新手有幫助囉!
圖片來源:money.17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