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分享 量化寬鬆快結束了嗎?
近期市場關注聯準會內部成員的討論,捕風捉影者擴大解釋為 FED 即將結束 QE,最快可能在六月份就開始退出,市場漲多拉回剛好找到藉口, 甚至電視媒體抓著柏南客發言時提醒金融市場追逐 high yield 的風險就把箭頭指向所謂的高收益債券,認為在QE即將收緊時刻, 該投資類別即將出現大跌。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分為以下幾個問題來思考
1. QE的影響
2. 評估QE的風險 ~ 惡性通貨膨脹
3. 評估QE的風險 ~ 資產泡沫
4. 聯準會何時將退出 QE?
5. 退出的手段為何?
1. QE的影響
量化寬鬆是FED 在金融海嘯之後緊急推出的政策, 結果緊急政策一推出就延續超過了四年,期間還不斷加碼為QE2、QE3、QEn。這些政策有必要嗎? 有效果嗎? 是以鄰為壑的政策嗎?
我們認為這是有必要、有效果的政策,穩定了全球金融與經濟, 不是以鄰為壑,而是全球禍福共享。
如果沒有QE,金融海嘯極有可能接下去引發為長期大蕭條,QE將 世界從崩解的邊緣拉回來。2008年底曾經有幾個月的時間全球金 融與經濟陷入幾乎完全的停頓,傳染力之迅速、 影響範圍之廣遠超過過去多次的金融風暴, 只要再多拖延幾個月到一年, 全球將會有大量體質健全的公司因為產能完全空轉而跟著倒閉、 會有大量原本經營順利的銀行無法週轉付款而面臨存款戶的擠兌, 這一幕在過去多次的金融風暴中屢見不鮮, 只是這次影響風暴迅速牽動到全世界,這麼大規模的風暴, 該怎樣處理?
2008年剛上任的聯準會主席 Ben Bernake 是當今研究1930大蕭條的頂尖學者, 對於這一幕他已經鑽研了數十年,該如何因應, 全球應該沒有幾個人有資格敢自稱超越他的思考。基於他對大蕭條研 究的心得,認知到貨幣緊縮產生惡性循環的嚴重後果, 認知道貨幣與金融體系萎縮甚至崩潰的災難, 認知到不夠堅定與持續的政策不但無效還會引發進一步的信心崩潰, 正式基於堅定的研究心得,他才敢及時爾堅定的推出 QE作為因應。推出當時成敗難定,但以後見之明來看,QE的確在 第一時間挽救了正在快速崩解的全球金融體系, 當時歐美乃至新興市場各地大小銀行、券商、 保險公司已經出現大規模的連鎖倒閉,金融市場交易瞬間急凍, 資金停止流通, 接下去很快的就要連法定貨幣都會面臨沒有人接受的情況,央行作為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成為市場上最後的救援者,政策力道出得不夠, 將無法拉起整個陷落的市場惡性循環。
幾個月之內,金融市場穩住了交易的信心,重新運作, 身在其中可能爭論很多,不過經過了四年回頭看那驚險的一幕, 大家應該要感謝還好有各國央行介入以天量的寬鬆貨幣政策、 支持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兩大政策穩定了世界。
金融海嘯背後的長期結構性問題,過去四年各界討論得非常多, 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如果沒有量化寬鬆, 金融海嘯很快就會演變成為世界大蕭條,這點應該很明確, 量化寬鬆不但救了美國,也救了全世界,ECB 的動作也可如此來評價。實際上,歐美日中等大型經濟體, 任何一個若陷入蕭條, 全球大概都很難避免跟著進入體系崩潰的蕭條, 因此各國的救援政策一方面在救自己,一方面也在救全球。
QE後四年期間,全球經濟幾度要重新掉入失速, 包括歐債問題的陸續爆發,也都靠著持續加碼的幾輪 QE (包括ECB 模式的QE在內) 將經濟拉回運轉,雖然經濟運作得跌跌撞撞,但至少能維持運作, 才有機會慢慢修復嚴重受損的經濟結構。
投入史無前例的資金進入市場,當然冒著很大的風險、 以及未知的隱憂,這些是量化寬鬆的潛在代價,但相對於QE的貢獻 ,可以說是必要付出的代價。
2. 評估QE的風險 ~ 惡性通貨膨脹
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最被擔心的是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四年過去了, 顯然這個擔心並沒有發生。 我們先前多次討論到央行擴張資產負債表,發行基礎貨幣, 但因為貨幣乘數持續下滑抵銷了其效果,使得歐、美、 日的總貨幣供給額都保持在合理的水準,例如美國過去四年 M2 總共才增加了 24%,而不是媒體與部分學者喜歡引用的「兩三倍」的鈔票。
在可預見的一兩年內,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期慢慢形成共識, 大家不太擔心通膨,甚至許多原物料價格已經下跌了一大段, 這是因為全球經濟的運作模式已經跟金融海嘯之前差異很大。 過去美中貿易失衡、 中國大量消耗資源拉動經濟引擎的模式已經在改變, 而全球經濟運轉的速度也大幅下降,包括全球貿易量、 金融資金的移動規模,目前的數字比起金融海嘯之前的高點要低許多 ,交易換手頻率下降,呈現出來就是統計資料中「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乘數」大幅下滑的現象,我們關注的、追蹤的是現象背後經濟運 作模式的變化,這樣評價QE可能的風險會比較有效。 對於這些變化,外界觀察者可以持續追蹤, 我們透過各大央行公佈的研究資訊中, 可以看到龐大的專業幕僚也同樣緊盯著這些局勢變化,他們並沒有「 亂印鈔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各位朋友們:
留言後,請在發表意見的身分欄選:名稱/網址
可以僅直接輸入名稱,讓Fundy認識你喔!
(板上匿名編號已到998號,拜託各位大大不要再匿了)
若你有登入google帳號,點選留言框下方 {以電子郵件訂閱} 可以訂閱留言回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