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ayz847的想法,投資理財的前置動作,
在選擇基金前、選擇投資方式前、選擇基金公司前.....
幫自已做個自我評估先!
免得像最近很多的網友,在面對空頭市場時,
因為投資前並未做好週全的思考量,
而出現資金調度的問題 ,結果為自已做的理財規劃,反過頭來被"理財"修理就不好囉!
很多人投資理財的方向都是由樹到林,而非由林到樹。
這,沒有褒貶的意思,只是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向,提供參考!
很多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都是問:
這隻股票好不好?這檔基金好不好?
或者問:現在可不可以買進?現在該不該賣出?…等等。
這些都是由樹到林的思維。
這樣子會不會達成投資理財的目標?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看運氣啦!
假設你有一個庭園。今天你站在玄關入口,問設計師這裡該種一棵梧桐還是松柏?
明天你站在後院,你又問這裡該種菊花或玫瑰?
後天,………。其實還有另一個思考方式。
你攤開整個庭園地圖,先思考一下你要留多少空間作池塘蓋涼亭鋪草皮?
種植樹木的區域佔多少比例?分佈在那些地方?最後最後,再考慮要種什麼植物?
投資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
1.你有適當的保險沒?(不建議儲蓄險、不建議投資型保單)
2.你12(or 18)個月的生活費準備好沒?(備失業之用)
以上都完備了,再來談投資理財。(如果還沒,建議 努力工作、努力存錢。)
前述完備以後,開始要投資理財了。
1.你準備放多少比例在高風險區塊(股票、基金)?多少比例在低風險區塊(債券、定存)?
2.你要怎麼來配置你的兩大區塊?(國內外比例?台外幣資產比例?各區域比例或各產業比例或各風格比例?)
3.你要用什麼理財工具 (股票、基金、ETF、……)?
4.多久的時間要檢視調整一次(再平衡)?
5.最後,才是找投資標的(哪一隻股票?哪一檔基金?……)
以上,謝謝網友ayz847的投資分享
ps.容我把你最後一段有"死"字語助詞的結尾省去了,快過年了,我們還是多說吉祥話好了!
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基金經理人不是神,不能扭轉乾坤,只能隨波逐流。大勢不好,基金也好不起來。所以,進出場時機很重要。絕對不是投信廣告宣傳的『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微笑曲線』。
回覆刪除但以有較長時間的歷史經驗來看,還是有很多資深的海外基金有讓人微笑呀!過去的報酬率又不能做假@@
回覆刪除過去的報酬率又不能做假 =>
回覆刪除是沒做假。問題只在,當年誰有這種慧眼能來識英雄? 或者反過來問,誰能現在告訴我,目前哪一檔基金,在若干年後回頭看,會微笑?
如果我說下面這段話:
回覆刪除-------------------
台股更好賺,2010年6月用$30元買唐峰(4609),兩個月後$299元賣出;並反手放空到今天$15元回補。總共可以賺$553元,18倍耶!這哪是微笑,簡直是狂笑呀。同樣的,【過去的報價又不能做假】。
-------------------
你一定說,事後諸葛亮誰不會說。
同理,【較長時間的歷史經驗來看,有很多資深的海外基金有讓人微笑呀】。是不是一樣都是事後說?這同樣是五十步笑百步呀。
很有名的案例。當年,某投信說,如果你在富坦成長基金剛成立的時候投資一萬元,放到現在你會變成八百多萬元。很好!看它過去的報酬率也不會作假。很好!所以基智網一位投資猛將房子借款來投資它。如今,該猛將已經從基智網消失去。而更好玩的是,該投信,最近幾年再也不曾拿成長基金做廣告,彷彿,從來沒這檔基金似的。
回覆刪除說這個案例絕對不是取笑投資猛將。而是說,【基金過去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再怎麼輝煌的績效,對於還沒進場的投資人而言,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我們都回不去了。
拿基金歷史績效作選擇基金的依據,太危險了,包括4433法則也是同樣危險。
TT說的沒錯,若單拿一個歷史績效的確有風險,這也是大多投資人最常犯的毛病。
回覆刪除所以Fundy才說要多方評估,看過去、想未來、估自已,三步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