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一陣子沒有請客座財經專家Mr. James 開講囉!大家請享用!
對於經濟情勢何時落底,常常就是眾說紛紜的議題,正確研判不是很容易,有時連落底的定義就需要爭議一番,更別說在這波七十年來最大的經濟危機來襲時,先前的經驗似乎都不可靠了,如何賴以評判未來走勢?
對於這波的全球經濟衰退,何時落底回溫,各界看法的落差甚大,其中一類的典型說法,以IMF為代表,認為景氣可能在2009年第4季(左右)落底,另一類說法,以知名的學者的個人研判為主,如 Paul Krugman,Joseph Stiglitz 等,則認為這次的危機之大是 「玄祖父時代才有機會經歷過」的,也就是發生的機會不大,可是一但發生就是重症難解,可能要花上好幾年,甚至長達五到十年的時間,經濟都要陷入泥淖,甚至說可能發展成現代版的大蕭條。
前一種說法,以國際組織的經濟研究團隊為首,有大量的資料與全球預測模型為基礎,加上大批的專家團隊綜合研判,後續也還有較小型的研究機構,例如各國家等級的智庫,乃至於券商銀行等,也援引IMF (等主要機構) 的結論,予以微調或納入各自更細緻的預測模型,但由於關鍵因子走勢的判斷來源相同,結果通常大同小異;後一種說法,多半引用上個世紀僅有的幾個較大規模的衰退為案例,如美國大蕭條,日本失落的十年,來跟今日的問題作比較,並以其深入了解國際經濟情勢的背景,加上天才獨到的洞察力,作出較長期的判斷。 兩類的說法,一說大約再過一年左右,即可步出衰退,另說要拖上好多年,兩者間的差距之大,毫無交集,讓人納悶到底哪一種說法較可靠,兩者間必然有一個是錯的,而好像折衷(或平均計算)其預判結果,也不太有道理。在經歷七十年來最大經濟危機時,身陷茫茫的經濟迷霧之中,看不清方向的人們,該如何拿捏專家們的分析與判斷呢?
現行的經濟預測模型,在預測重大轉折點,或是處理重大變動時,成效是很不理想的,特別是要來處理七八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危機,由歷史數據來推演的預測模型更是捉襟見軸,因為過去適用多年的 Pattern 這回很可能不再有效,這是預測模型的限制。另一個限制,是資料來源的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機構不得不以資料量最完整的IMF提出的說法,再加以衍譯,結果往往出現,相關的說法大同小異,卻錯失捕捉重大趨勢變化的時機。所謂問道於兩個(或多個)盲人,並不會提高準確度,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通常這時候,模型跑出來的數字僅供參考,最終公佈的預測,還特別要依賴經濟學家綜覽全局後的判斷,將此前提作為假設,帶到模型當中,甚至還要依此修改模型。也就是說,包括最嚴謹的預測機構,都還是很重視與仰賴最後的人為判斷與修正的步驟,才形成對外發布的預測結果,這些主觀的(專業)判斷,對預測結果與成效有決定性的影響。或許就是這樣的特性,使得重量級學者的個人看法,或許沒有如研究機構般大量的資料庫與分析模型,但在這樣重大轉變的時刻,其洞察力,也特別受到倚重。不過,當兩種方法的結論差異很大時,讀者該相信誰?
我們知道,這些重要機構與知名學者,皆是學有專精,其見解預判也是動見觀瞻,值得尊敬。不過我們同時也必須認識的是,目前的學術理論(或專業分析工具),對於複雜的國際經濟問題,掌握程度仍然有相當大的侷限性,或說掌握度「不夠」高,不夠高到讓我們能放心地(或不明究理的)依賴其研判成果直接作出正確決策,不夠高到讓我們能直接以其推斷的復甦時間點(或衰退延續期間) 作為擴產備料或進場加(減)碼的依據,可能讀者(決策者)要做的功課還要多一點,至少對於專家的研判,其來龍去脈與前提假設最好有一定的了解,對於經濟預測的侷限性有相當的認識。
專家的分析(與預判),若做得夠好,或能幫助我們多了解目前的情勢與問題所在,但常常還不是清晰正確的全貌,需要讀者(或閱讀這些分析來做決策的人)自己加以拼湊與判斷,判斷結果的差異,也就是決策成敗之所在;專家的建議,或能協助政府與企業找到可能的脫困方案,但是藥單很多種,常有副作用,甚至相剋,也需要決策者衡量本身條件,擇其所需;至於專家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測,或許只能純供參考,特別是目前經濟局勢動盪,詭譎難料,不太可能有單一絕對的答案,經濟預測失準的機率大幅提高,這是讀者(決策者) 在引用專家的結論前要先放在心上的。當然專業機構也不忘提醒其預估仍有(下修或其他)風險,他們也的確每個月在修正預測,這些提醒,可能比預測的數字本身更值得注目。
(待續)
以上文章出自:James Wu
完結篇:在迷霧中摸索經濟情勢-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各位朋友們:
留言後,請在發表意見的身分欄選:名稱/網址
可以僅直接輸入名稱,讓Fundy認識你喔!
(板上匿名編號已到998號,拜託各位大大不要再匿了)
若你有登入google帳號,點選留言框下方 {以電子郵件訂閱} 可以訂閱留言回覆喔!